来源时间为:2022-5-26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规定,糖精钠在发酵面制品中不得使用。发酵面制品中检出糖精钠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甜度而超范围使用甜味剂。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防腐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规定,水产制品、料酒不得使用脱氢乙酸。脱氢乙酸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保质期,或者弥补产品生产过程卫生条件不佳而超范围使用。
5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5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包括水产制品不合格1批次,餐饮食品(含餐饮具)不合格4批次。分别为标称宁德市福林水产有限公司2022年8月9日生产的即食海蜇,菌落总数不合格,销售单位为宁德鑫永涛超市有限公司;晋江尚白餐饮有限公司的三文鱼(加工日期为2022年10月10日),菌落总数不合格、大肠菌群不合格;福州市晋安区源顺餐饮店的复用瓷杯(消毒日期为2022年10月8日),大肠菌群不合格;福清市音西榕丰餐厅的饭碗(消毒日期为2022年9月29日),大肠菌群不合格;福清市音西榕丰餐厅的汤碗(消毒日期为2022年9月29日),大肠菌群不合格。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水产制品》(GB10136-2015)中规定,即食生制动物性水产制品中菌落总数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5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5×104CFU/g。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水产制品》(GB10136-2015)中规定,即食生制动物性水产制品中大肠菌群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2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10CFU/g。《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14934-2016)中规定,消毒餐(饮)具中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12批次食品检出重金属污染问题
12批次食品检出重金属污染问题,包括食用农产品不合格11批次,水产制品不合格1批次。分别为福建省建瓯市福瑞生鲜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黄豆芽(购进日期为2022年10月2日),铅(以Pb计)不合格;厦门润泽夏福贸易有限公司销售的生姜(购进日期为2022年9月25日),铅(以Pb计)不合格;张家口帮购达优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的菠菜(购进日期为2022年10月8日),镉(以Cd计)不合格、铬(以Cr计)不合格;霞浦东方康宁购物广场有限公司三沙分公司销售的老姜(购进日期为2022年9月27日),铅(以Pb计)不合格;厦门夏商百货集团南平有限公司建瓯时代店销售的老姜(购进日期为2022年9月26日),铅(以Pb计)不合格;福州市惠您超市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老姜(购进日期为2022年9月11日),铅(以Pb计)不合格;长泰县武安吴文娇综合零售便利店销售的小黄姜(购进日期为2022年9月15日),铅(以Pb计)不合格;莆田市凤凰百货有限公司西天尾店销售的新姜(购进日期为2022年9月17日),铅(以Pb计)不合格;厦门闽篮超市有限公司杏林店销售的菜鲟(活)(购进日期为2022年9月18日),镉(以Cd计)不合格;三明市群乐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芹菜(购进日期为2022年9月23日),镉(以Cd计)不合格;丰泽区文双海鲜摊销售的韭菜(购进日期为2022年10月7日),铅(以Pb计)不合格;标称晋江市腾华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7月15日生产的刺桐红紫菜,铅(以Pb计)不合格,销售单位为上杭县汇美生活超市。
铅是一种能够在生物体内蓄积且排除缓慢的重金属污染物,长期摄入铅超标食品,会严重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中规定,新鲜蔬菜(芸薹类蔬菜、叶菜蔬菜、豆类蔬菜、薯类除外)中铅的最大限量值为0.1mg/kg;藻类及其制品中铅的最大限量值为1.0mg/kg(干重计)。新鲜蔬菜中铅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蔬菜种植过程中对环境中铅元素的富集。藻类及其制品中铅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在生产时未对原料进行严格验收或为降低产品成本而采用劣质原料,导致生产原料或辅料中的铅带入;也可能是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加工设备、容器、包装材料中的铅迁移带入食品。
镉是最常见的重金属元素污染物之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中规定,镉(以Cd计)在叶菜蔬菜中限量为0.2mg/kg;在鲜、冻水产动物的甲壳类中限量为0.5mg/kg。镉超标可能是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中对环境中镉元素的富集。
铬是天然存在于岩石、动植物和火山土壤中的一种常见元素。铬的毒性与其价态有关,铬化合物中以六价铬的毒性最大,对呼吸道、消化道有一定健康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中规定,新鲜蔬菜中铬的最大限量值为0.5mg/kg。菠菜中铬超标的原因,可能与其在生长过程中对环境中铬元素的积累有关。
10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
10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均为食用农产品,分别为晋江市罗山林添便利店销售的螺丝椒(购进日期为2022年9月29日),噻虫胺不合格;新罗区巧兰蔬菜摊销售的明虾(购进日期为2022年10月6日),恩诺沙星不合格;新罗区巧兰蔬菜摊销售的韭菜(购进日期为2022年10月6日),腐霉利不合格;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闽侯大学城超市销售的青辣椒(购进日期为2022年9月14日),噻虫胺不合格;三明市好当家生鲜超市销售的芹菜(购进日期为2022年9月23日),毒死蜱不合格;漳州市恒晟商贸发展有限公司东山县铜陵分公司销售的青尖椒(购进日期为2022年9月27日),噻虫胺不合格;漳州市恒晟商贸发展有限公司云霄双溪口分公司销售的金鲳鱼(活鲜)(购进日期为2022年9月28日),呋喃唑酮代谢物不合格;南平市金茂惠购生鲜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生姜(购进日期为2022年9月29日),噻虫胺不合格、噻虫嗪不合格;晋江市青阳亮哥超市销售的金昌鱼(海水鱼)(购进日期为2022年9月29日),呋喃唑酮代谢物不合格;福鼎市阿龙禽肉店销售的乌鸡(购进日期为2022年9月21日),恩诺沙星不合格。
噻虫胺属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内吸性、触杀和胃毒作用,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胺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21)中规定,噻虫胺在茄果类蔬菜(番茄除外)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mg/kg;在根茎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2mg/kg。噻虫胺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恩诺沙星属于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长期摄入恩诺沙星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头晕、头痛、睡眠不良、胃肠道刺激或不适等症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31650-2019)中规定,恩诺沙星在家禽和其他动物肌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均为100μg/kg。恩诺沙星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相关兽药。
腐霉利是一种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主要用于果树、蔬菜作物灰霉病、菌核病、褐腐病的防治。腐霉利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经口毒性低。长期食用腐霉利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21)中规定,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2mg/kg。韭菜中腐霉利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菜农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从而违规使用或滥用农药。
毒死蜱,又名氯蜱硫磷,是目前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有机磷酸酯杀虫剂之一。食用毒死蜱超标的食品,可能引起头昏、头痛、无力、呕吐等症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21)中规定,毒死蜱在芹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毒死蜱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菜农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从而违规使用农药。
呋喃唑酮是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等特点。长期大量食用检出呋喃唑酮代谢物的食品,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等症状。《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中规定,呋喃唑酮为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
噻虫嗪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第二代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其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噻虫嗪属于低毒农药,一般不会引起中毒事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21)规定,根茎类蔬菜(芜菁除外)中噻虫嗪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3mg/kg。噻虫嗪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从而违规使用或滥用农药。
13批次食品检出其他污染问题
13批次食品检出其他污染问题,包括餐饮具不合格11批次,饮料不合格1批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不合格1批次。分别为厦门市湖里区食山水阳光餐厅的冰淇淋碗(消毒日期为2022年9月23日),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厦门市思明区龙侠客餐厅的小碗(消毒日期为2022年9月28日),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厦门市思明区龙侠客餐厅的大碗(消毒日期为2022年9月28日),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福清市音西焱寻御餐厅的汤碗(消毒日期为2022年9月28日),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福清市音西焱寻御餐厅的圆盘(消毒日期为2022年9月28日),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全总(厦门)安养中心的小圆盘(消毒日期为2022年9月28日),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厦门市丫满意女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小碗(消毒日期为2022年10月13日),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大肠菌群不合格;厦门市丫满意女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小方碟(消毒日期为2022年10月13日),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厦门市味友闽南宴文化推广有限公司的塑料杯子(消毒日期为2022年9月23日),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厦门市味友闽南宴文化推广有限公司的饭碗(消毒日期为2022年9月23日),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厦门市味友闽南宴文化推广有限公司的云吞碗(消毒日期为2022年9月23日),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标称泉州益浪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9月6日生产的津浪饮用纯净水,亚硝酸盐(以NO2-计)不合格,销售单位为石狮市博源桶装水经营部;标称福州市长乐区潘敏生花生加工厂2022年9月1日生产的油炸花生,黄曲霉毒素B1不合格,销售单位为福州市鑫惠航超市有限责任公司。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的化学物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14934-2016)中规定,消毒餐(饮)具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得检出。消毒餐(饮)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原因,可能是用于清洗餐具的洗涤剂不符合标准;也可能是洗涤剂或消毒剂未彻底冲洗干净等。
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强致癌性的真菌毒素,食用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食品,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7)